李叔同:非佛书不书,非佛语不语

  李叔同出家前是一位大儒,大诗人,大艺术家,这是毫无疑问的。出家后他就成了一位大和尚,大法师,大德高僧,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他在出家前曾亲手毁掉了艺术家的李叔同,曾折笔藏印,分遗藏...
阅读全文

倓虚大师示寂前后

  倓虚大师,在夏历癸卯年六月二十二日(即阳历一九六三年八月十一日星期日)香港夏令时间(比平时拨快一小时)下午六点十五分,圆寂于香港新界荃湾弘法精舍,享年八十九。翌日(二十三日)下午四时,由乐果老法师...
阅读全文

一次很罕见的地藏王菩萨化现

  我南京的寓庐,在蓝家庄兰园十六号,周围竹篱,前后二门。民国二十四年七月间,一天上午,前后门未启,忽一老僧,飘然而来。头戴毗庐帽,身穿海青衣;佛珠十数串,自胸前挂起,环贯垂地,左右两袖佛珠,也一样垂...
阅读全文

玉琳国师赞叹药师法门

  清朝时候,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他就很赞叹药师法门。他作了一个《药师经》题语,题在《药师经》的前面,就赞叹《药师经》:  「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也就是说...
阅读全文

玉琳国师与顺治皇帝的一席对话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阅读全文

净慧长老与印顺法师之间的法缘

  1948年11月,本焕长老到广东南华寺诚接虚云长老临济宗四十四代法脉,1951年,净慧长老承禅宗五宗法脉,自此当代佛门泰斗与禅门尊宿结下了超过一甲子的深厚法缘。本老衣钵真传弟子印顺法师也在因缘际会...
阅读全文

禅宗五祖将衣钵传于惠能的故事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众僧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了,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
阅读全文

历代高僧大德的惜福节俭

  惜福节俭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增进道业和培植福报的最好方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所拥有的每一点福报,时时处处都做到惜福节俭。  唐代高僧左溪玄朗法师(673—75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