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禅法师讲公案: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因为自己的独生儿子死了,非常伤心,竟然把眼睛哭瞎了。后来曾子专门到子夏那里去慰问他,吊唁他的儿子。 曾子说:我听说老朋友的眼睛失明...
师父一句话点醒他智慧与聪明的区别
一休禅师(公元1394——1481年)六岁投安国寺出家,是日本室町时代临济宗奇僧。 一休从小聪慧过人,他在给像外鉴禅师当侍者时,有一次,一位只有七八岁的小师弟为师父打扫房...
佛陀与“愚痴人”那伽波罗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游化,住在摩鸠罗山。那时,佛陀身边的侍者还不是尊者阿难,而是尊者那伽波罗。这天傍晚,天色才暗,天空飘着细雨,又有间歇的闪电,佛陀在室外的空地上经行。 这时,三十三天的统领释...
要知道自己活着该做什么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位叫俞伯牙的人,名瑞,字伯牙。他是楚国人,在湖北那一带,曾经来晋做官,晋是山西的简称。有一次他受命到楚国,结果走到汉江,正好赶上暴风雨,就躲到江边的一个山洞前鼓起琴。 俞伯牙...
关于“马郎妇观音”的传说
元朝时,浙江吴兴有个名叫觉岸的僧人,写了一部名叫《释氏稽古略》的书,其中记载了马郎妇的传说。 在唐朝的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为妻...
清代第一位状元史大成的轮回转世
史大成,是浙江清代第一位状元。明末,浙江有一位和尚法名叫大成和尚,他每天都要出门化缘,去要斋饭,是个修行的苦行僧。 当地有一个姓史的开饭店的人,史家饭店就在大成和尚出门化缘的必经之路上。每当大成...
懒惰的难陀,舍弃懒惰改变命运
佛教所说的懒惰,指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菩萨本行经》上说: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者,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佛教将懒惰分为三种:一、同恶懒惰:也叫推延懒惰...
中观学派的创始人–龙树菩萨
公元前3世纪,南天竺有位佛教论师,他跟老师姓龙,又因为母亲是在大树下生了他,所以取名龙树。 龙树的智商很高,记忆特好。他原是婆罗门学者,后来皈依佛教,先学小乘,又转入大乘,著述等身,确立了大乘中...
一位经历坎坷的奇僧: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译经大师,又是一位经历坎坷的奇僧。 鸠摩罗什早在少年时代就已崭露头角,名噪一时。他是龟兹人(新疆),祖上原是天竺人(印度),出身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他的...
济公竟在罗汉堂的房梁上“定居”了?
传说罗汉堂排位那天,济公很早就来到碧云寺。由于他来得太早,山门还没有开。他见天还早,就想到周围转转再来。 他刚走到一个小村口,就看见一个姑娘慌慌张张跑到他面前跪下对他说:求求师父,快救救我吧!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