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定下终身大事
我们13岁相识,18岁相爱,21岁分开。9年后,我们重又相遇,终于明白,什么都不曾改变。我们之间没有求婚的过程,因为没有必要。我甚至觉得办结婚手续都多余。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要向别人申请,要盖章,我觉得别扭,而且,极不浪漫。
可是,我们还是要结婚。
那是2002年6月的一天,我在香港,他在北京,终身大事在长途电话中不到一分钟就定了下来。
我不想惊动太多的人,只把要结婚的事告诉了高雁,她兴奋不已:你们什么时候办婚礼?婚礼内容我早就策划好了。主持人是文涛和许戈辉,地点在中国大饭店,舞台两侧设两块大屏幕,播放社会各界的贺词还有你们俩面对镜头袒露恋爱经过,初步定20桌,你们的亲朋好友,同事、广告客户
怎么还有广告客户啊?
这么大的活动,起码200个来宾,没有广告,费用从哪来?
在凤凰,高雁负责所有娱乐类的节目和大型晚会。她要按照电视晚会的标准来操办我的婚礼。
你帮我打听打听,在香港结婚该找谁啊?我们想结婚了,可不知道该怎么结。我说。
那你的婚礼办不办呐?高雁不依不饶,可不能浪费了我这么好的创意。
我得和他商量商量。他特别害羞,一见大场面就晕。
果然,在电话里一听说又是红地毯又是200人的大场面,他就已经紧张得结结巴巴了: 那,那我走路一定会顺拐的,不如让我扛台摄像机边走边拍吧?
他是摄像,习惯于躲在镜头后面。
不行!我对着话筒大叫,从现在开始,你要练习走红地毯。
辗转后,登记成功
高雁很快打听到了在香港登记结婚的程序:你们俩带着证件去红棉道婚姻注册中心就行了。
听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首先,要公证我俩的单身证明,然后,他要办赴港签证。最简单的方法要算跟旅行团赴港旅游。中旅的北京——香港线分7天团和14天团,每星期五出发。以往他都跟7天团来看我,这次他选了14天的,然后打当天第一百零一个电话向我汇报进展:老婆,都办好了。11月22日到香港。
红棉道礼堂座落在公园中央,公园里有几个想必是来参加婚礼的人,各个脸上都是一副欢天喜地的神情。只有我和老公,手拉手神情肃穆地走着,看上去像是一对被包办婚姻捆住了手脚的不幸男女。其实,我们只是紧张。
我有一个毛病,对于教堂、机关和所有有象征意义的地方都充满敬畏,一旦身处其中常常会有不能控制的奇怪生理反应。我和老公神情严肃地来到公园中央的一座小楼前。楼前正有一对新人和亲朋好友在拍照。新娘一袭婚纱,所有来宾都是盛装出席。我一下子蒙了,怯生生地拽了拽老公的衣袖:来这登记还得穿礼服啊?我俩面面相觑,他不敢看他的仔裤,我也不敢看我的短裙。我们低头穿过欢乐的人群,推门进了小楼,楼里一片安静。
一位和蔼的中年女士接待了我们。我们是来登记的。老公和我异口同声。话一出口我们俩都乐了,因为这像极了电影《小兵张嘎》里的台词。嘎子来到游击队,愣头愣脑地说:我是来参加的。
这里是行礼的地方,婚姻登记要去金钟大厦。工作人员显然没看过《小兵张嘎》,她大概猜想我们要么是幸福坏了,要么是紧张坏了,所以她善良地选择了和我们一起傻笑。 我们三个人尴尬地面对面乐了半分钟后,我和他起身告辞。
香港婚姻登记处位于金钟大厦,大约100平米的一个大厅,有二十几个柜台。此时,每个柜台前都坐着人,凝神回答工作人员的提问。屋子的中央有十几排塑料座椅,也都坐满了人,男女老少,各种肤色,像联合国一样。
我先认真阅读了墙上贴着的布告,立刻对这个嘈杂但却秩序井然的地方充满了景仰。这儿恐怕是全香港最重要的地方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生的每一个步骤都归这儿管。 我和老公诚惶诚恐地把一大堆资料交给了工作人员:身份证、护照、单身中文证明、单身英文证明能想到的我全带来了。
工作人员一边翻看我们的材料,一边指着桌子上的日历说:你们先挑个行礼的日期吧。年底快到了,结婚的人特别多,大会堂和红棉道都快排满了,最近的一天是12月31日,在大会堂,你们要不要?还有一个多月,到时候,你们的结婚申请也就批下来了。
我必须要解释一下在香港结婚的手续:首先在婚姻登记处登记,然后在结婚申请被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举行婚礼,超过3个月仍未行礼的则需要重新申请。行礼的地点有两处,红棉道和大会堂。新人服装可随意,礼服或便装都行,但必须整洁、得体。观礼人数没有上限,但不得少于两人,因为在结婚证书上需要两位证婚人的签名。
好啊。面对穿制服的长官,我从不敢说个不字。可心里直打鼓:还有1个月零5天的时间,办晚会是来不及了。我正在犹豫,身后凑过来一对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叠证件:劳驾,我们来登记。不好意思,今天的名额已经满了,下周一再来吧!工作人员彬彬有礼。青年男女只得扫兴地离开。原来结婚还有名额限制呢,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说:12月31日可以。生怕错过了那天就再也嫁不出去了。
工作人员细心地填好所有表格,指了指桌面上镶着的一块铜牌说:你们两个人谁来宣誓?
我主动站了起来,像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一字一句念完宣誓词。想必工作人员从来没有听过谁如此声情并茂地朗读宣誓词,待我念完,由衷地赞叹到:北京话真是好听。好了,一旦你们的结婚申请获得批准,我们会电话通知你们的。别忘了12月31日准时来行礼。
面对陪了我们一下午的恩人我不知道怎样报答。我真后悔事先没在口袋里装上几块喜糖,而隔着柜台拥抱政府工作人员似乎也不合适,于是,我和老公就一直傻笑。
香港人结婚的规矩真是挺奇怪的。从现在开始,今后的15天里,咱俩的结婚公告会张榜贴出来,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反对的意见。你说,不会有人反对吧?我的脑海里出现了George Scott主演的电影《简爱》中的情节:罗切斯特和简爱站在神父面前正在行礼,突然,罗切斯特前妻的弟弟冲了进来,大声宣布反对他们的结合。然后,简爱含泪出走。
想到这,我已是热泪盈眶了。
你看你,放心,全国人民高兴还来不及呢,不会有人反对的。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脸。那,那我得吃块Cheese蛋糕。我破涕为笑。
15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谢上帝,没有人反对。
31日,我们结婚啦
12月27日,离31日行礼的日子还有4天,老公再次跟旅行团来到香港。他的行李很简单:一套西服、一双皮鞋、一条领带。现在万事俱备,只等31日的到来。
31日一早,我7:00就起了床。我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洗澡、喝咖啡,最主要的,我还没决定该穿什么。8:20,老公起床了,可我还捧着杯咖啡呆站在衣柜前,不知道该挑哪件衣服才好。
老公飞快地洗漱完毕,一边打领带,一边腾出一只手从衣柜里拽出一条高领无袖的咖啡色连衣裙:这条新买的不是挺好的吗?我放下了咖啡杯,穿上裙子,在镜子前面左照右照。好像还不错。
8:45,我和老公衣冠楚楚地走出了家门。他的服装是:黑西装、黑皮鞋、白衬衫和金色的领带。相比之下,我的造型略显简单:没有化妆,呢制的连衣裙外面是一件浅咖啡色的及膝短大衣,脚上是咖啡色的长靴。虽然打扮不像新娘,但本色的衣着让我觉得舒服、自然。
9:30,我和老公以及证婚人嘉耀、晓文就正襟危坐在大会堂的接待室里了。
陈鲁豫、朱雷!一听到我的名字,我噌一下就站了起来。老公紧跟在我的身后,我们三步并两步几乎是蹿到了工作人员面前。
长条办公桌前并排摆着4把椅子,我俩和嘉耀夫妇小心坐下。工作人员先收走我们的证件,大概是拿去影印,然后把结婚证书放在了我们的面前。在证书的最下端,分别有中英文两行小字:结婚人和证婚人。我们4个人依次用婚姻登记处提供的黑色圆珠笔签下了名字。
好,请你们稍等,登记官马上会为你们完婚。说这话时工作人员脸上满是微笑,但她的目光在我们4个人的脸上移来移去,好像不知冲谁笑最合适。显然,她没搞清楚到底谁是新郎新娘。因为嘉耀和镜头上一样西服笔挺,而晓文穿着皮夹克,系着围巾,和我一样的随意。也难怪别人分不清到底是谁结婚。
我们又等了几分钟,就被工作人员领进了大厅旁边的一个小礼堂。礼堂另一侧是观礼席,大概能坐50人。可惜,今天一个观众都没有。
前一天晚上,我和老公给各自父母打了电话。我的电话很简单:爸,明天我和朱雷就去登记了。好。爸打电话和拍电报一样简短。放下电话,我呆坐了半天。我知道爸心里也许有很多话想说,可当着我的面,他什么也不会说。我也是一样。
我又看了看那空着的50张椅子,心里倒并不遗憾。爸妈知道我终于拥有了我想要的,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我正在胡思乱想,礼堂一边的小门被打开了,刚才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将我们的证件放在桌上。两位新人请熟悉一下宣誓词吧。工作人员用手指了指桌面上镶嵌的一块铜牌,转身走了。
我又忘记了娴静,身体哗一下地扑上去,脑袋几乎贴在铜牌上,好奇地边看边念出了声:我请在座各位见证,我(新人名字)和你(新人名字)结为合法夫妻。念完我又哗地转头看着老公:等一下你可千万不能把新人名字这几个字也念出来啊!
那他刚要说话,被我慌忙挥手打断,因为,登记官进场了。
啊,你是陈小姐,我常看你的节目,很高兴能主持你的婚礼。她客气地说着国语。 我没想到在这里会碰到观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老公先宣誓。
他一从椅子上站起来,我就紧张得不行,他可从来没当着这么多人(4个人)发过言啊。 他好像挺镇定,声调平稳,吐字清晰:我请在座各位见证,我和你结为合法夫妻。
我低着头,拼命忍住笑。这个老公,我不让他说新人名字这4个字,他倒好,干脆谁的名字都不说。这还行,这不是钻法律的空子吗?
朱先生,你要说出你和陈小姐的名字。
我咬着嘴唇,抬头看老公。他还好,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该不会是太紧张,忘了我们的名字了吧?
再看对面的嘉耀和晓文,两个人脸都憋得通红,还是死扛着不笑出声来。
我请在座各位见证,老公旁若无人地念第二遍宣誓词,我,他停顿了一下,我在嗓子眼里小声咕哝了一句朱雷,也不知他听没听见,反正,他终于说出了他的名字:朱雷,和你我又紧张地屏住呼吸,还好,毕竟刚才练了一遍,他熟练多了:和陈鲁豫结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