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时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在一次例行的外交会议上认识了20岁的艾达·墨索里尼。艾达是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长女,丈夫则是当时的意大利驻华大使齐亚诺。沉浸在新婚燕尔的艾达为了能守护在丈夫身边来到中国,可让她绝望的是,刚到不久,丈夫就有了新欢。发现已有身孕的艾达郁郁寡欢。可即便如此,她还要强颜欢笑去参加各种外交宴会。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遇到了风度翩翩的张学良。
在艾达看来,张学良具备东方男子的气质和西方绅士的幽默,而张学良也被艾达的热情亲切所感染,两人相谈甚欢。当张学良发现艾达灰暗的情绪后,就承诺她常来玩。孰料,一句客套话让艾达认了真,她率真地以为这是一种示好的信号,于是就腾出大把的时间来邀约张学良。因为艾达的特殊身份,张学良只能按照外交礼节一次次赴约。
一天,艾达听说张学良不仅车技惊人还会开飞机时,于是突发奇想,说:张将军,您能驾飞机带我到北平上空看看风景吗?这疯狂浪漫的想法让张学良以军中纪律为由拒绝了。可艾达一再恳求,并保证仅此一次,最终张学良妥协了。
那天,日暖风恬,当张学良小心低调地带着5个月身孕的艾达开着飞机遨游在天空时,壮观的北平城让艾达大开眼界,久违的笑容又一次出现在她的脸庞。看着艾达心结纾解,张学良也把这次飞行当成一种特殊的外交活动,只是没想到,隔天,北平的大街小巷开始疯传他擅调飞机携墨索里尼小姐空中畅游北平城的消息,随即,各大报纸也开始极力渲染他们的这段跨国恋情。新闻传到南京,蒋介石大发雷霆。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张学良开始回避艾达。艾达充分理解张学良当时的处境,便也不再打扰。只是,虽不能见面,但艾达还是每天关注着有关张学良的信息。
几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迫于蒋介石的军令,不战而退的他再一次被抛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他被戏称为不抵抗将军。刚刚生下儿子的艾达很为张学良担心,她想见见他,哪怕只看上一眼,问问他是否安好?
1932年春,就在艾达为张学良牵肠挂肚时,九·一八国联调查团来华,而各国使节也在受邀之列。又一次,在张学良招待的宴会上,两人见面了。巧合的是,他们被安排在同一桌的正对面。彼此没有言语,但看着张学良消瘦的模样,艾达忧心不已。期间,艾达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张学良不断应酬的身影,有思念,也有哀怨。偶尔,张学良眼神扫过来,看到艾达一脸的担忧,心里不免有些内疚。宴会接近尾声,张学良悄悄递给艾达一个字条,表明之前拒绝她的歉意,并邀请她次日同游颐和园。看到字条,艾达的眼睛湿润了。
第二天,张学良带着夫人于凤至一起迎接艾达。简单的对话后,隔膜一扫而空。肩并肩走在一起,艾达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感。两人说起中日之间的战争,艾达问:我能帮你什么?张学良说出缺少先进的飞机。数日后,牢记心头的艾达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真的帮他在意大利订购了三架飞机。可就在两人关系回温之际,艾达却要离开了。
1932年末,齐亚诺接到调令前往上海,艾达不得不同行。她向张学良辞别,张学良亲自开车送行。车上,两人默默无语,千言万语都哽在喉间。要走了,艾达说:这次分别,不知何时再见?如果你心里有我,就请记住我两句话:一戒掉嗜好(鸦片),二积极抗日。张学良点头走后,艾达放声大哭。
九·一八事变后,不抵抗的骂名让张学良意志消沉,复吸鸦片。艾达去上海不久,被迫下野的张学良也来到上海戒除毒瘾,并准备出国。戒毒的过程痛苦不堪,但张学良始终没看到艾达的身影。殊不知,就在听说张学良来上海戒毒后,艾达就辗转联系到给他戒毒的医生米勒。怕登门打扰他安心戒毒,她每天打电话问米勒张学良的戒毒情况,从未间断。张学良戒毒成功后,艾达推荐他把意大利作为出访的第一站,因为不日也将和丈夫回国,可一起同行。
1933年4月11日,他们启程。此后十几天的海上航行,虽然双方都有配偶在侧,但对于艾达来说,那是她最幸福的回忆。同年底,张学良结束欧洲之行返回国内。此后,两人虽然分割在地球的两端,但依旧保持着书信往来,艾达不时鼓励张学良保家卫国,这给身处国内紧张气氛下的张学良极大的心理安慰。
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便被蒋介石囚禁了起来。次年,全面抗战开始时,张学良得知升任意大利外交部长的齐亚诺宣布承认日本军国主义阴谋策立的伪满洲国。他大为恼火,当即给艾达写了一封义正言辞的绝交信,并把她之前的所有信件统统寄回。从此,这份曾经患难与共的友情随着战火灰飞烟灭。
1945年,随着二战局势变化,齐亚诺由于不满墨索里尼的疯狂统治,被逮捕后处死。意大利战败后,墨索里尼也曝尸街头。接连失去丈夫和父亲,艾达几近崩溃,最终完全消失。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张学良和艾达的这份情谊,纠结来去,让人欷歔。无疑,艾达是爱张学良的,可对于自诩好色的张学良来说,在与艾达的交往中,他从未跨越雷池。也许,这也正是艾达一直深爱他的原因之一,风流并不下流,好色但有分寸。